文化 > 老照片

“工地就是战场,窝棚就是家”

——20世纪70年代山东济宁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掠影

作者:王如景

来源:中国报

2019-12-09 星期一

    20世纪70年代,山东济宁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广泛地进行改土治水,打井修渠,有力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在济宁市任城区馆里保存着部分当年会战时的老照片,镜头定格下的劳动场景让人感受到男女老少齐上阵,积极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涨热情。

 
1975年11月6日,山东Letou济宁“邹西会战”北战区栗乡管区劳动现场。

    1975年至1979年,济宁专署组织了邹西、济北三湖(南旺、蜀山、马场)两次大规模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大会战。当时,济宁(现济宁市)境内共有7个人民公社,每年组织6万人进行土地整平、深翻改土、建排灌站、挖沟修渠、筑路打井及河道治理等工程。据相关记载,5年时间内,“济宁共深翻整平土地8.7万亩,新建排灌站20处,配套7套,新打机井530眼,配套770眼,修筑路、沟、渠463条,长339公里,新建桥涵闸1183座,修灰土渠5条,治理幸福河10公里,共完成土石方914.4万立方米”。通过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大会战,济宁建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978年12月,山东Letou济宁“三湖会战”北战区李营公社栗乡的农民兄弟正在挖河清淤。

    1975年冬天特别冷,但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不分昼夜奋战,突击连、先锋队比比皆是,相互间比学赶超,干劲十足,工地俨然就是一个“大战场”。当时,会战根据不同工程组织人员,按生产队为单元组成连、排、班、组,有筑路的、挖渠的、整地的、打井的、建桥的等,不同项目根据整体规划统一进行作业。

    参加过“三湖会战”的王存安回忆说:“当时都是靠人力,三五个人一个地排车,有挖的、有装的、有推拉车的,力气大的驾车辕,力气小的套绳拉。大家喊着号子,嗨呦!嗨呦!拼命地干,肩挑、臂抬、手推、背驮,很卖力气。人们就是这样将一筐筐泥土运走,将一片片土地整平,将一段段沟渠修筑完成的。那时候天气虽然寒冷,但大家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啊!”

 
1978年12月,山东Letou济宁“三湖会战”北战区的挖河清淤队员们在劳动间隙组织的文艺演出。

    在会战工地上休息时,各小组还会见缝插针地进行学习,读读报纸,交流交流劳动经验等,有时还会组织一些小型的说拉弹唱等文艺节目来为大家解乏提神。王存安至今还记得当年演出时有“出大力,流大汗,誓叫邹西换新颜”的唱词。

    20世纪70年代,知青在会战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工地上是冲锋陷阵的好手。知青李玉成从济南下乡到小屯村时,就与社员一起参加过“邹西会战”,开挖幸福河,他曾感慨地说:“我不怕磨破臂膀、划破手、累弯腰,与社员们一起挖土、拉车。我们知青与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心实意地投入到水利建设中去,得到了宝贵的人生历练,那段经历现在都成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工地就是战场,窝棚就是家。”当时,人们大都是住在工地上的窝棚里,这场景至今让长沟镇王庄村85岁的王凤西记忆犹新,提起往事,他话及最多的就是出河工,到过什么地方,挖过哪条河、开过哪条渠、整过哪块地都记得。“顶得住,能坚持”是他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因此,他也时常受到上级表扬,还获得过印有红色“奖”字的茶缸。

    “北风吼叫,像狂人撕打,西伯利亚寒流来到,工地施威把人吓。把人吓?有谁怕?千难万险一脚踏。笑看它天寒地冻困难大,不管那皮皲手裂泥脚巴。”至今,参加过当年会战的人们对这首在工地上流传很广的“黑板诗歌”都能张口来两句,因为这是对他们无悔青春的真实写照,永远都不会忘记。

    文中所示照片为山东Letou济宁市任城区馆藏

    原载于《中国报》2019年12月6日 总第3459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王思思(实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