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珍档秘闻

天堑变通途

——记载我国桥梁建筑史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

作者:张少敏 葛 霞

来源:中国报

2020-05-21 星期四

    江苏Letou馆馆藏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系统、完整、全面地保存了南京长江大桥从规划设计、建设竣工、预算决算、投入使用、工程配套、后期维修、世界宣传展示等全部历史进程。这批文献有纸质文书、工程图纸、照片、录影录像等多样载体,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最具典型意义和标志性的重大工程建设情况。《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建设初期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党和政府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以及我国广大桥梁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导下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充分证实了南京长江大桥是自行勘测设计和科研试验,全部使用国产材料,在全国有关单位协作配合支援下建成的大桥。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应用自有技术解决了复杂的工程问题,在桥梁建设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桥梁建筑史谱写下了光辉一页。

几代夙愿

    江苏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作为东南重镇,素有“长江锁钥,南北枢纽”之称。长江一直被视为天然屏障,在长江天堑上架起一座沟通南北的桥梁则是无数人心目中的梦想。

    1908年,南京至上海的沪宁铁路贯通。1911年,津浦铁路也建成通车。由于长江的阻隔,南来北往的旅客和货物都得在南京换乘船只过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13年,北洋政府曾请法国桥梁专家到南京进行建桥的勘测设计,未有结果。

    1919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写道:“南京对岸之浦口,将来为大计划中长江以北一切铁路之大终点……当建市之时,同时在长江下面穿一隧道以铁路联结此双联之市……”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一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1930年,国民政府花10万美元,聘请美国桥梁专家华达尔到南京进行考察。经过几个月的实地勘测后,他得出了“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3年后,南京下关至浦口间的火车轮渡开通,但因受天气条件的限制,火车过江仍十分不便。1936年,国民政府又想在此建桥,但不久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作罢。日军侵占南京后,企图在下关至浦口之间挖过江隧道,最终也没能实现。

南京长江大桥的选址平面图

建桥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沪铁路因长江轮渡卡了“脖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作出了在长江中下游重点地区架设桥梁的重大决策。

    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造,铁道部为此专门成立了大桥工程局。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大桥工程局组织了专门小组,着手对长江下游进行勘测选取桥址。建桥方案最初选址倾向于在安徽芜湖,但考虑到芜湖所选地址不属于市区范围,最终选定了南京。

    按照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速度和经验,铁道部要求两年半建成南京长江大桥,遂大桥工程局成立了南京长江大桥设计组,并派出组长王序森到南京先绘出大桥草图。同时,大桥工程局还邀请工程地质研究所的专家谷德振来主持初步的勘探。

    1958年10月,应苏联运输工程部的邀请,铁道部派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局总工程师梅旸春等人去苏联考察,学习他们建设桥梁的经验和技术,并研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问题。因苏方对建设这样的大型桥梁也缺少经验,研讨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南京长江大桥修建期间,工人们正在铆固高强度螺栓。

    由于建造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复杂,难度很大,而中央又决定不聘请外国专家指导施工。为此,铁道部决定发动全国有关方面共同攻克难关。1960年1月,在各项准备工作大体就绪之后,9号桥墩钢围笼浮运下水,正式宣告南京长江大桥开工。

攻坚克难

    南京长江大桥在建设过程中,无数的难题横亘于前。其地理条件之复杂、施工技术难度之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均堪称“世界之最”。

1960年,南京工学院委员会《关于请求参加总理审查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方案的会议的报告》。

    无论钢材或砂石,都必须经过检验;所有混凝土,需要进行配合比试验;就连引桥打下的桩,也要必须经过承载试验。如果发现质量有问题,坚决推倒重来。在大桥铁路北引桥1个桥墩和南引桥1个桥墩检测出质量问题后,均被炸掉重建。

    南京长江大桥共有150多万个铆钉,其连接工艺都是采用土办法:在桥上生炉烧钉,烧钉手把铆钉烧红、烧软后,用铁钳夹住甩上去,对面戴隔热手套的喂钉手接到后,迅速将铆钉插进钢梁钉孔。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抛、接、插动作,对时间和精度要求非常高,工人们要进行成百上千次的训练,才能一气呵成,确保铆钉趁热能无缝焊接、确保珍贵的钢钉不掉进大江。就是这种让外国人看得目瞪口呆的土办法,让150多万个铆钉把大桥钢梁结结实实地联结在一起。

    南京长江大桥共使用各类钢材约6.7万吨,各类混凝土约38.4万立方米,在工匠精神引领下,其建桥技术、设计艺术、施工质量、防台风和抗震能力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建桥理念,使南京长江大桥成为新中国桥梁建设史的里程碑。1985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桥新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不怕牺牲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以能参与这项国家工程而骄傲自豪。“人生难得几回搏”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怕牺牲,争取胜利”是他们共同的誓言。

    建设者们除了要克服人为因素外,还要战胜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要算1964年秋季的洪水。那年秋季长江汛期特别长,流水急,洪峰一个接着一个。9月18日,正在施工的5号桥墩悬浮沉井在入水达14.2米深度时,沉井导向船的边锚绳突然被湍急的江水崩断,自重达6000吨的沉井在激流中不断晃动,最大摆幅达到30米。10天后,4号桥墩悬浮沉井导向船的边锚绳也被崩断,沉井的晃动最大摆幅达到60米。如果主锚绳再被崩断,沉井和导向船就会倾覆江中,整个大桥就有被毁的危险。建桥工人以“人在沉井在,誓与沉井共存亡”的誓言,组成党员突击队,顶着狂风暴雨,冒着生命危险在激流中加固钢缆。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最终使大桥转危为安。此次抢险工作还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持,上海、沈阳派专车送来加粗的钢缆,江苏Letou、南京市、武汉长江航运局派出了拖轮帮助。

    除此之外,潜水员胡宝玲冒着生命危险,突破设备极限和下潜极限进行作业;建桥工人战严寒、斗酷暑,冬天江风凛冽,手摸钢铁粘掉一层皮,夏天烈日当头,汗水浸透衣背;设计人员不眠不休,一周画出桥头堡施工图纸几千张。无数的建设者们发扬拼搏奉献精神,用血肉之躯架起了令世人惊叹的钢铁巨龙。

    文献遗产名称:南京长江大桥建设

    文献形成年代:1958年至1996年

    文献数量:文书319件、照片底片2900余张

    文献保存者:江苏Letou馆

    原载于《中国报》2020年5月1日 总第351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