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珍档秘闻

“揭露真相、为战发声”

——卢沟桥事变爆发三天后创刊的《新生画报》

作者:特邀撰稿人 周利成

来源:中国报

2020-07-06 星期一

开栏语

    在抗战期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及上海、重庆、武汉、广州、成都、西安等地,先后出版了以宣传抗战为主题的各类画报60余种。这一时期,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同心抗敌。文化界人士则以手中之笔为武器,掀起一股创办抗战类画报的热潮。他们不畏生死奔赴前线,用镜头将战场上一个个硝烟弥漫的瞬间定格,用文字有力揭露了日寇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吹响了全民抗战的号角,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表达了中华儿女团结一致,誓死捍卫国土的决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声援,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从本期开始,我报推出《旧读新赏·抗战画报》专栏,特邀编研专家周利成撰文,依托1937年7月至11月在上海创办的《新生画报》《大抗战画报》《铁血画报》《总动员画报》等6种刊物中《八路军研讨抗战的会议厅》《今日为赴战国士,明日为凯旋英雄》等相关报道,通过介绍老画报创办宗旨、历程,展示画刊中的抗战场景,讲述了我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揭露了日军在我国犯下的灭绝人性之罪行。这些抗战画报,在抗战中发挥了“揭露真相、为战发声”的作用,也以铁的事实警示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时代是在飞跃,文化跟着时代在盘旋,尤其是复兴中的中国,文化是古而又新,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国际的、社会的,我们都该迎头赶上。这个伟大的文化工作,画报就是最前进、最显明、最切实而有效的宣扬工具……我们不敢多讲空洞的话来藻饰发刊词,只能简单地向读者献辞愿竭自己的绵薄。”这是《新生画报》发刊词中的一段话,明确表达出该刊创办的动机和宗旨。1937年7月10日,《新生画报》在上海创刊。

    画报创刊 命运多舛

    1937年7月10日,《新生画报》创刊于上海北河南路(今河南北路)洪福里15号,发行人为王叔阳,张光宇任主编,由新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新加坡上海书局总代理。该刊属抗战类月刊画报,8开本,影写版,前两期共50页,第3期为36页。

 
1938年4月1日出版的《新生画报》“抗战号外第一辑”中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
 

    《新生画报》从内容上看,创刊号实为综合性画报,之所以称《新生画报》为抗战类画报,是因为该刊出版的3天前爆发了举世瞩目的卢沟桥事变,画报风格因此随之发生重大改变:第2期、第3期分别为“卢沟桥抗战特辑”和“抗战号外第一辑”。从画报的出版周期来看,编辑的组稿时间显然要在1个月前,创刊号虽是在卢沟桥事变3天后出版的,但未涉及事变内容并不难理解。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改变了《新生画报》的主题,也改变了该刊的命运。8月10日的第2期出版3天后,淞沪会战在上海打响,而第3期尚在编排之时,编辑部就已被战火笼罩,他们不得不迅速搬到法租界。随着战事的发展,上海租界的人口密度突然陡增,编辑部只得挤在租界内的一所小角楼里工作,虽然条件简陋、环境恶劣,但编辑们的工作劲头不减。为了及时报道抗战实况,他们同时还创刊了《新生画报》号外的《抗日画报》,该刊5天出版1期,后来由于日军残暴的压迫和阻挠,《抗日画报》出至第15期就停刊了。《新生画报》则辗转迁至广州米市街亲贤里8号,1938年4月1日出版了“抗战号外第一辑”,也是该刊的第3期,由于找不到影写版,只得改用16开本的新闻纸,页数也由原来的50页缩减至36页。

    内容求新 栏目丰富

    《新生画报》创刊号的宣传词为“新的形式、生的意义、活的姿态、力的表现”,故内容上求新是该刊的方向。该画报为精美的影写版印刷,以图为主,配以中英双语说明,封面、封底均为七色彩印,内文多为双色版,并插有两张六色版彩印。画报的摄影记者有席与群、郎静山、张若谷、长江、魏守忠、张文杰等,刊物主要设有《闻人行踪》《国际时事》《国内情报》《动物奇观》《舞台与银幕》等专栏。

    1937年8月10日出版的《新生画报》“卢沟桥抗战特辑”

    《闻人行踪》专栏主要是介绍当年军政界要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的活动轨迹,如特使孔祥熙抵达法国巴黎、西安事变后的杨虎城出洋考察、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南下抵粤、白崇禧在广西任副司令等均为该刊的报道内容。《国际时事》专栏则为读者“睁眼看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让人从中可以管窥到世界列强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的一些动向,比如及时地对苏联肃军运动、德国兴登堡号轮船抵美时突遭焚毁、美国旧金山新建“金门桥”、巴黎国际博览会、西班牙的军训等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

    《国内情报》专栏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了抗战全面爆发前国内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比如详尽地介绍了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的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史良和沙千里“七君子事件”。1936年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著名人士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中共谈判,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等。国民党竟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沈钧儒、邹韬奋等7位救国会的领导人。事件发生后,全国各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营救运动,国民政府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被迫将7人释放。从报道的内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新生画报》支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定立场。

    《动物奇观》专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报道中有热带雨林中善于捕鸟的大蜘蛛、有水中发光的望潮鱼等。《舞台与银幕》专栏则为介绍电影、歌舞的专版,上面刊登有《武则天》《花开花落》《摇钱树》等电影剧照,同时,也对一些影星进行相关报道。

    主题鲜明 为战发声

    《新生画报》第2期虽在形式上与创刊号类似,但除沿用了创刊号的专栏外,主要内容已改为“卢沟桥抗战特辑”。在特辑中,刊登了国民党第29军军长宋哲元、38师师长张自忠、37师师长冯治安的照片,并以《卢沟桥——守土——抗战!》为题,对《暴日侵略下之宛平》《平汉路上之长辛店车站》《日军横行盘踞下之华北》《横行于天津市街之日军》等进行了图文报道,多角度地报道了卢沟桥事变的真相,盛赞了忠勇卫国的中国将士,记录了沦陷后的北平和天津的市容、街景等情况。除此之外,“特辑”中国内方面的报道内容有《北平银光社首届影展》《蔚蓝天空下的上海市》等,叶浅予漫画、摄影并撰文的《我所见的绥远》,则展现出抗战爆发前绥远的人文与地理;而国际方面的报道内容也很丰富,其中有《西班牙内战亘年未绝》《美国钢铁公司罢工》等。

    “抗战号外第一辑”是《新生画报》的最后一期,从纸质到印刷质量与前两期都相去甚远。这期内容全部以抗战为主题,褒扬了中国军队在抗战中不畏生死、英勇战斗的爱国精神。其中,以较大篇幅报道了八路军在抗战中的骄人战绩,展示了我军总指挥朱德、副司令彭德怀、总部参谋长左权等八路军指挥员的风采;同时刊登的《八路军研讨抗战的会议厅》《新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的成仿吾》《游击战术在第二期抗战中的意义》《以中国为祖国的史沫特莱》等图文报道,较为详尽地讲述了八路军如何争取民众、怎样改善民众生活、游击队的组织和纪律等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应该重新检定抗敌战争的立场,改阵地战为游击战,同时要发动全国人民参战,造成真正的全民抗战。”此外还有《保卫徐州的第五路军》《二一八吾空军庆功纪念日》《日本空军遇末途》等报道;《反侵略运动在汉口》则报道了武汉各界在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举行的游行、演讲等活动情况。《抗战不忘保育》一文记述的是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湖北汉口从筹备到成立的过程:抗战爆发后,失去父母和家庭的儿童众多,他们在心灵和生活上均受到很大摧残,为培养国家元气和未来,在宋美龄、李德全的倡导下,经过近半个月的紧张筹备,1938年3月11日,“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大会在汉口举行,包括八路军驻汉口办事处在内的各界代表和中外来宾700余人参会,宋美龄在会上作了题为《保育之意义》的演讲,外侨正义会报告了《敌军在南京之暴行》,大会一致推举宋美龄为该会理事长,李德全为副理事长。

    《新生画报》虽然前后只出版了3期,但它在积极拥护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立场鲜明,真正履行了“揭露真相、为战发声”的职责,在宣传抗战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原载于《中国报》2020年7月3日 总第354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