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文库 > 随笔

记忆深处的王庄

作者:冯尕过

来源:中国报

2020-09-03 星期四

    相见时暖风吹拂,槐花飘香,离开后果香弥漫,黄杏压枝。在不同的季节遇见,都会留下一段记忆,我愿采撷几分淡淡的眷恋!

    夏日的甘肃Letou陇西碧岩镇,漫山葱茏,白云轻轻飘过,绿树环绕村庄,一条清澈的科羊河,淌过一村又一村,流经美丽的王庄……

    不久前,我回到5年前曾工作过的王庄村,又一次亲历基层生活,目睹了该村在干部和群众接续奋斗下的大变化,它正以崭新的面貌和生机勃勃的姿态在新时代展现自我。

    王庄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485户,农业人口共计1967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种植中药材、养殖牛羊,以及外出务工。扶贫的号角吹响后,驻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队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根据该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结合实际,制订了合理的脱贫计划。全村在驻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的正确引导下,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2018年实现全村脱贫,一场与贫穷的斗争初战告捷,成为全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面旗帜。

要致富 先修路

    回王庄村的路上,我坐着汽车从魏湾到田河,一路行驶在新修的水泥路上,不一会儿就到了,真正体验了“上车在门口,下车在门口”的便利。以前,这条路可是“晴天骑车一身灰,雨天出行两脚泥”啊,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如今村里是路路畅通,处处整洁。人们出行再也不用担心交通不方便了。

    看到在短时间内,村里的道路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禁不住问驻村干部张世龙:“这几年怎么把村里的路修得这么好啊?”他听后,高兴地回一句:“这就是工作力度,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把路修好,我们可是做了很多工作啊,其实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就看路修得通不通,看百姓满意不满意!”

定计划 促脱贫

    为培育一支精干的脱贫致富人才队伍,王庄村实施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与驻村帮扶工作队研究部署,制订帮扶计划,周密安排步骤,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工作队队长的带领下,所有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亲戚”,每人帮扶几户贫困户,把党的好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实到每一户贫困家庭。目前,全村的牛羊养殖、菌棚培养、中药材种植都进行得有声有色,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不断创造着财富,争当脱贫致富带头人,引领大家脱贫致富。

你追我赶 奔小康

    作为全“整体脱贫村”,必须要拿“实打实”的成效来说话。驻村工作队王鹤带我到村民家做政策宣传。首先,我们来到老党员李叔家。王鹤问李叔:“李叔,您是党员,也是致富带头人,说说您是怎么做的?”李叔说:“我和村里的人经常一起交流种植、养殖技术,互相学习先进经验,还自学了很多养殖的知识……”说完,李叔就带着我们去看他家养的20头牛。

    在李叔家第一眼看到的那种景象至今难忘:牛圈干净整洁,没有粪便的气味;每头牛都高大肥壮,毛色光滑亮丽。李叔看着这些牛,乐个不停,这些牛可为他带来一笔不少的收入。他说:“我们党的政策就是好,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都应该知足啊!”

    随后,王鹤又带我看了几户贫困家庭的养殖情况,到李世功家时,李世功笑着说:“让你们看看我养殖的牛,不比老李叔家的差……”听后,我不由得暗暗高兴,心想:“好啊,这正是你追我赶、阔步奔小康的那股精气神儿啊!”

安居乐业 走向新生活

    王庄村万山老人家里生活困难,居住的房子属于危房。为了能让老人住得安心,经过一番努力,村扶贫工作队帮助她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房间里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老人对新家的环境十分满意。“这里真的很好,生活便利,邻居之间相处融洽,工作队的干部都待我很好,我也喜欢他们。”

    百姓大舞台、活动广场,为王庄村的人们举办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一到正月,别提有多热闹了。这里不仅是生态良好、物产丰富的绿色宝地,更是环境优越、希望无限的幸福家园!在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会上,参加会议的一位大叔是这样发言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在人们都过得这么好,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咱们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有医疗保障,孩子们还有学上,我很满意啊!”

    如今的王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一条条水泥路蜿蜒伸展,与一户户农家大门相接,印刻着帮扶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忘我奋斗的坚实足迹;一户户规模养殖、一家家菌菇培养、一个个勤劳的身影……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美好!

    原载于《中国报》2020年8月27日 总第356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