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老照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

——回溯鲁西南济宁地区的“稻改”工程

作者:王如景

来源:中国报

2021-07-13 星期二

    “稻花香里说丰年”,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词句中描写的江西上饶农村的田园景象。而在鲁西南一带的济宁却是一个以旱田为主的地域,这里不仅看不到稻花,更闻不见稻香。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在济宁水源充足的滨湖河地带实行了“稻改”工程,成功实现了旱田、水田双丰收。“稻改”是指通过整修农田水利设施,将原来仅种植旱谷杂粮的旱地改为水田种植水稻,以达到科学增产的目的。这样就形成了小麦冬种夏收、水稻夏种秋收的农业产粮新格局。从此,一代代的济宁人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收获幸福。

    山东济宁地处黄淮流域的鲁西南平原,1958年之前这里农业种植以旱田为主,即便是滨湖河地带水源充足的南四湖流域也少有种植水稻的。1958年,济宁成立了滨湖“稻改”工作委员会,开展对滨湖地区旱田转水田的“稻改”工作。当地政府动员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对高低不平的涝洼地进行改造,进行了围埝造田、平整洼地、挖河疏渠、引水灌溉等工作。同年,济宁就在南田、喻屯等滨湖河公社建成了5处现代化机械排灌站,试种水稻4万余亩并获成功,群众初次尝到水稻种植的甜头。特别是1959年大运河开挖后,受新运河便利的灌溉条件和其他沟、渠、河、坝治理后等良好水利设施的影响,一些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的地方也开始改造农田,试种水稻,“稻改”工程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1964年,由于夏季降大雨,湖水再度倒灌,导致70多万亩旱田作物大面积受灾,水涝又一次成了这一地区的大患。但基于“稻改”和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的成功实践,发展水田、种植水稻便成了当地政府的一项最佳选择,那就是进一步扩大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刀阔斧地把“稻改”工程引向深入。这一年,当地政府决定在沿湖5处人民公社的270个生产大队大力推行“稻改”工程,动员广大群众掘水沟、筑水渠、建排灌站等,干部群众喊出了“加劲干,豁着拼,争取一年大翻身”“不怕苦,不畏难,誓叫湖洼变江南”的响亮口号。

    当年,济宁地区喻屯公社红庙屯大队有个叫张桂兰的女青年积极响应号召,满怀激情地立下誓言:“宁瘦十斤肉,决心种好水稻保丰收。”看到这一瘦弱的女子都能这样干,男社员们也纷纷表示:“坚决站到稻改最前列,哪里最困难就到哪里去。”据记载,76岁的老社员刘大娘也参加了“稻改”工程和下田插秧等劳动,大家都夸她干起活来真有一股冲锋陷阵的劲儿。当时流传着一句生动而响亮的口号:“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起早贪晚,黑白苦干,脚被刺破,手被泡烂,继续坚持,不下火线。”就这样,经过社员们一番艰苦的劳动,硬是把万亩涝洼地改成了平坦的稻田,一改“旱田靠天、大水怕淹”的农业生产种植被动局面。到了1965年,济宁“稻改”地区种植水稻已达20余万亩,1966年增加至32万多亩,水田在这一带的滨湖河地区得以大面积种植。

 
1973年,山东济宁地区唐口公社常户村进行了“稻改”工程,公社女干部倪念英(中)正在田间鼓励大家插秧。

    到了20世纪70年代,济宁地区滨湖地带的大片区域经过“稻改”,已宛若北方的“江南”。当时,济宁地区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邹西”和“三湖”农田水利大会战,从南到北水稻种植得以全面普及。这里一年两季,既种旱田,又种水田,一季冬小麦,一季夏水稻,夏收小麦种稻谷,秋收稻谷种小麦,既不失北方风情,也具有了江南特色,而这些都得益于人们科学的调整种植结构,有效保障了农业的丰产丰收。

 
1977年6月16日,济宁地区喻屯公社红庙屯大队的青年妇女正在稻改田里插秧。
 
 
 
 
1975年,济宁地区唐口公社秋稻喜获丰收,图为繁忙的打稻场景象。

20世纪70年代,济宁地区唐口公社的群众用稻草打草绳、编草垫,增加收入。

    每到收稻的时节,广大群众一天到晚“人不停、马不息,白天割、晚上打”,忙得不亦乐乎。据稻区的老农讲:“割稻子让人能扒一层皮,地里又陷又湿,割了捆,捆了扛,背出地,拉回家,别提有多累了。”更有人说:“比起丰收的喜悦,再苦再累都值得,咱能吃上大碗白米饭,这在稻改前想都不敢想。”

    “稻改”富庶了济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今的济宁人心里有着说不尽的喜悦:“夏收麦、秋收稻,粮米双丰幸福到”“既有馍来又有米,爱啥吃啥由自己”“吃大米、蒸干饭,一点也不逊江南”“这都是党的好领导,让我们吃上了大米饭。”此外,稻草也成了当地群众致富的重要物资,稻区群众家家打草绳、编草垫、织草席,致富途径越来越多。当地的群众还编唱了这样的歌谣来颂扬党的伟大和正确领导:“回望过去看今朝,小康路上党旗飘。撸起袖子加油干,稻花香来景色俏。”

    文中所示照片为山东Letou济宁市任城区馆藏

    原载于《中国报》2021年7月9日 总第3702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