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李宏伟

来源:中国报

2018-01-26 星期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突出地位,这是由现阶段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决定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工业文明带来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

    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加剧,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放眼全球,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巨大障碍。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英、美、日等工业化国家的“八大公害事件”就已暴露出工业化引发的严重环境问题。20世纪下半叶以来,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必然趋势。

国外应对生态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严重的生态危机引发人类对发展问题的反思。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但会议只是就环境污染谈环境污染,没有认识到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提出有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会议认识到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找到了环境问题的根源,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此后的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和201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世界各国集体商定了一系列旨在减少贫困、促进体面就业、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以及更可持续和公平地利用资源的措施和共同行动。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而言,由于受资本逻辑的支配,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在国内大量生产中采取环境治理措施,还是将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最终都不可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一些国家通过严格的法治、引导性的政策、多方参与的形式加强污染防治,也有一些国家通过实施污染产业跨国转移将污染外部化,减轻自身负担,却加重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既面临国内工业化带来的种种污染问题,也不得不应对诸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等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在时空压缩的背景下,这些矛盾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态势,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忽视的挑战。

    我国跨越式发展遇到了资源环境瓶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8%,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倍,但由于我们实行的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的是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路径,所以经济的高增长是以巨大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因此,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时空压缩”的特点。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近10多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以年均8%的增速高速增长,自2010年起我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2013年,中国占世界GDP总量比重为12%,但能源消费总量占22%、粗钢占44%、水泥占5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世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世界第一,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倍。我们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1.4亿人喝不到干净的水,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气被严重污染,1.5亿亩耕地受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近年来,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多次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生态恶化开始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新常态,环境保护也进入“环境矛盾尖锐、环境风险活跃、群众环境意识升级”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环境风险开始破坏性释放,污染事故和突发环境事件频发。

    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以及环境恶化引发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加剧,还有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压力,如果任由目前的生态危机继续下去,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将增加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不但会殃及子孙后代,而且将直接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我们必须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寻出一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为实现生态文明而努力的社会实践过程。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语境下所讲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站在人类文明高级形态即生态文明的高度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又必须提升生产力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建设的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西方一些后工业化国家的环境友好建设,而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它的具体特点如下:第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不能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来获取现代化成果,也不能以牺牲现代化为代价去实现所谓的人与自然和谐。第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一般将来时”。发达工业国家曾经走过“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道路,但实践表明,这条路在中国走不通。如果我们勉强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很可能我国在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之前,就会被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所压垮。第三,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中国方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许多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这使我们对发展成就的自豪感打了很大折扣。在国际上谈到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时,我们由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而理不直气不壮。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中国发展道路自信心的短板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应立足于本国发展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把原本应当由自己承担的环境代价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时代条件决定了以转嫁方式来实现所谓的“生态文明”是根本不可行的,我们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绿色现代化道路。因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公众、企业和政府的积极性,使3个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各尽其力并形成良性互动。

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推动公众广泛参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成败。目前,相当多的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在对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把自然作为人认识、作用、改造、甚至征服的对象,结果就是人类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不断强化。一些地方和单位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冲突和紧张。若不破除种种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

    一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培养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交往领域,倡导人们追求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注重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需求的满足,反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个体生活既不能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同时,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创立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二是要建立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两大体系。通过倡导公众进行环境友好的消费,从而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推动信息公开与公正参与。除了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引导外,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不可或缺。公众监督不仅可以强化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督,弥补政府监管力量的不足,还可以监督政府。只有包括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在内的主体实现多元化合作和监管模式转变,才能真正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强调企业社会责任 发挥市场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企业是推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从对“祁连山事件”的严厉追责,到各地“一把手”现场督促问题整改,从“国字号”企业的搬迁整改,到国家对绿色业态的扶持,可以发现凡是落后的、污染不能治理的行业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被淘汰。这也向我们揭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市场发挥作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担当起绿色社会责任,更主动地参与到环境治理的事业中。

落实政府绿色职责 建构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当前,政府特别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顶层设计。

    第一,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第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当前亟须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第三,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让污染者为其违法行为付出高昂代价。

    (作者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载于《中国报》2017年12月21日 总第3158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