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一位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访保护专家李玉虎

作者:本报记者 崔珍珍

来源:中国报

2019-12-03 星期二

    国庆前夕,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Letou保护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李玉虎收到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这份国家荣誉不仅是对李玉虎在及文物保护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特殊褒奖,还蕴含着一个沉甸甸的故事、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从业36年、80多项专利,科研成果实打实

    1983年,李玉虎从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到陕西Letou馆工作,36年来,李玉虎一天都没有离开。“刚到Letou馆工作时,具体岗位是修裱破损,感到专业不对口,非常失落。后来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可以从化学角度去解决。虽然条件艰苦,连一个玻璃棒、一个烧杯都没有,但还是创造条件去做,在馆领导的支持下,购置仪器设备、化学药品,将馆里原有的照相暗室改造成实验室,开始了研究工作。”李玉虎回忆着。

    李玉虎创下了80多项专利,其中一项他坚持了30年的研究,就是修裱过程中红墨水等水溶性字迹洇化的问题。当时,Letou馆正在抢救修复党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珍贵。在修裱过程中,中用红墨水、蓝墨水等水溶性染料书写的字迹发生严重洇化、扩散,使原本完整清晰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在他的思想上引起强烈震撼。修裱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但现实情况却是破坏了原貌,造成了真实历史信息的消失。他想,水溶性字迹遇水洇化是化学行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化学。他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选择了十几种高分子材料,进行了模拟加固试验和系统评价,利用高分子材料加固纸张与字迹的憎水性能以防止修裱过程中水溶性字迹洇化,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完全防止,特别是在修裱工艺中,只有保持纸张亲水才符合质量要求,加固后纸张的憎水性则不符合这一要求。他没有气馁,又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红墨水等水溶性染料的“静电吸附凝聚”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微量沉淀”与“壳聚糖”加固剂。加固剂的使用既能完全防止修裱过程中水溶性字迹的洇化扩散,又能保持纸张的亲水性,还提高了染料的稳定性。2013年9月13日,国家局鉴定认为:“解决了与古文献修复保护领域的瓶颈性难题。”

    目前,洇化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仍在大量发生,“我在很多会议上讲,我们可以免费培训,免费告诉配方。”李玉虎表示,“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派生出许多其他的研究课题,都是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的,研究出来非常难,却很有意义。”

    以该技术为支撑,李玉虎带领团队实施了国家重点修复保护工程。该工程涉及党在延安13年光辉历程的革命历史、事关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日寇侵华罪证、受到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关注的孙中山手书“博爱”“建国方略图”,以及西安事变期间的报纸等多项重点的保护。其科研产品在中国第一历史馆、中国第二历史馆以及全国300余家馆推广应用。

    除了纸质文献与古旧字画修复,李玉虎在感光影像修复与保护研究方面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针对我国乃至全球各地的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缩微底片等感光影像发生褪色模糊、霉变、污染、卷曲、断裂等严重自毁型病害,特别是电影胶片、缩微胶片的“醋酸综合征”导致其扭曲变形、粘结成块、影像劣变,李玉虎带领的科研团队研究了病害成因与机理、治理与隐患去除机理等相关科学与技术要素,研究出“感光影像修复保护关键技术”,包括“褪色模糊照片显现加固”等创新技术,使濒临自毁的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缩微胶片恢复原貌,在影像修复保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系统地解决了影像保护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李玉虎还以这项技术为支撑,带领老师和学生们实施了辛亥革命、南京大屠杀、汶川大地震历史照片等国家重点影像修复保护工程。

善于观察、常年跟踪,成果应用率100%

    “为什么《梦溪笔谈》600余年未遭虫蛀、保存完整?”“为什么我国古文献中以墨汁书写的字迹绝大多数耐久不褪且墨迹以下的纸张状况保持良好?”“为什么2200年前的青铜仙鹤虽经火烧水淹,但火烧余烬覆盖的部分却保存完好?”一心想着科研的李玉虎在工作和生活中注重每个细节,就喜欢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不放弃任何一次可能有助益于科研的机会。

    数百年、数千年自然环境考验的实例给了李玉虎极大的启示,他带领团队经过长年潜心研究,认真分析探索背后的原因和机理,设计出兼具防火、防虫、防霉、防酸功能的盒和封存箱。近日,该项目与“无公害整体脱酸加固与杀虫灭菌同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同时通过国家局验收。

    如果说“保持一颗好奇心”是科研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那么“常年跟踪检查、不断修正科研成果”却是科研人员难能可贵的品质。

    “一项研究成果不是三年五年就完成的,李玉虎老师的科研项目都是经过十几年、二十年的长期地、频繁地观察、思考、研究、检验,才形成的结论,这使得每项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应用性非常强。”与李玉虎一同从事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建筑彩画修复保护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道道说。

    “做过实验的地方都要去反复观察研究,经过多年观察论证”“从问题出发,从实际出发,进行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每个课题都要从实际问题中来”“要有实打实的成果,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切实贡献”“结合问题来研究,不能凭想象”,李玉虎教授的学生们说,这是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存在数种自毁性病害,李玉虎带领的项目组经过23年的科研攻关与实践积累,针对风化褪色,滋生霉菌与低等植物,粘结有害土锈,彩绘层龟裂、起翘、脱落、酥粉这些自毁性病害,研究了5项创新技术,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

    在土遗址保护、保存环境与收藏装具研究中,李玉虎同样创造了不小的成就。他针对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以及全国各地的古代大型土遗址发生盐害酥粉、脱落、坍塌等自毁性病害,在深入研究土遗址盐害酥粉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深渗透、通透性”土遗址加固材料,实施了唐皇城墙含光门土遗址修复保护等全国重点文物修复保护工程。在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石峁遗址、杨官寨遗址濒危部位进行了研究性成功应用。

    正因为李玉虎凡事都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紧抓问题导向,做好过程跟踪,所以其科研成果的可靠性非常强,应用率可以说达到了100%。

耐心细致、兢兢业业,科研如命爱如歌

    “笑容可掬”是记者一路采访中对李玉虎的深刻印象。学生们谈起李玉虎,都说他爱科研、爱学生,可敬、可亲、可爱。

    聊起李玉虎,敬业精神、正直、善于观察思考、注重实效、热爱科研成为李玉虎的显著标签,这也是李玉虎同事和学生对其的一致评价。

    “唐墓壁画中唯一的唐安公主墓花鸟图出土时画面清晰,不到10年,几乎完全被霉菌腐蚀”“出土时完整的兵马俑,彩绘层脱落,陶胎裸露,永远消失”“汉代陶俑彩绘层存在微米级裂缝,无预兆随时脱落”……重新翻开这些珍贵文物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图片时,李玉虎有感而发道:“承载中华文明的文物彩绘在当代人手中永远消失,是三秦百姓、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损失。”

    在一次关于文物保护的会议上,李玉虎看到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文物不禁流下眼泪。现实的“痛点”一次次激发着李玉虎攻坚克难的毅力和决心。

    李玉虎带领团队针对彩绘文物发生龟裂、起翘、酥粉等自毁性病害,完成了“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建筑彩画病害治理关键技术”,并实施了西汉彩绘兵马俑等全国重点文物修复保护工程,参与了故宫养心殿、长春宫、延庆殿彩画修复保护的方案设计,实施了故宫御花园、绛雪轩、文华殿古建彩画修复保护工程,恢复其历史原貌,解了燃眉之急。

    “李老师对学生特别亲,在培养人才方面很有方式方法,就连女老师、女学生在李老师的长期训练下,都成了科研领域的‘女汉子’,上下攀爬架子,比男生还要快。”中心副主任晁小练笑着说道。

    李玉虎对学生都是手把手地教,在关键科研环节,他会亲自上手,然后让学生摸索开展重复性实验,不断细化、强化。同时,李玉虎注重培养学生对和文物的情怀。在他的带领下,中心不断发展壮大,现有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专业修复工匠等99人。

    中心成立10年来,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长期未获解决的国际性难题,与共建单位一起,紧密结合与文物的修复保护实际和重大社会需求,协作攻关,取得一系列突破与进展,修复保护了事关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国家重点,修复保护了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文物,构建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工程实施、产业开发、人才培养四位一体发展平台。

    李玉虎也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他们是与文物的修复师,他们激情饱满、毅力坚强,敢于与时空赛跑、与历史对话。而事业也将因为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而更加辉煌。

    原载于《中国报》2019年12月2日 总第3457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王思思(实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