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往事回眸

运河畔绵延流淌的忠孝善义文化

作者:任 轩

来源:中国报

2021-07-12 星期一

    关于忠孝善义,每个城市每个时期都能够找出一些为人称颂的人和事。浙江杭州小河驿这方土地上的忠孝善义文化,也不过是京杭大运河里的一滴水,是岸上水乡的小小一扇窗。

大关桥下“忠烈”事

    唐代越国公汪华以“忠烈”传世,杭城有两座敬奉他的庙,其一便在小河驿。小河驿与忠烈有关的故事,还有两个:据说,南宋初年,大关桥东一户人家有兄弟9人,闻金兵来犯,组织500余名乡人抵抗,成功击退金兵。宋高宗赵构大悦,遂封9个兄弟为大虎将军。后来的大浒弄,即如今的大浒路,据说就源名于此,不过是“大虎”逐步讹化为“大浒”之故。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出征前,御史夏诚犯颜苦谏,但英宗不听。夏诚随驾亲征,以身卫帝,身中数箭而亡,血溅御衣。此役死难大臣60余人,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夏诚在故乡的居所,大抵位于娑婆桥与卖鱼桥之间。其事迹《明伦汇编·官常典》卷七百三十八和明嘉靖《仁和志》卷九均有记载,并以“忠烈”入传。

三宝地居虞孝子

    说到孝,三宝地人氏“贞孝先生虞鈖”,可谓小河驿地区孝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据清代吴庆坻《蕉廊脞录》卷四载,虞鈖,字畯民,号兼山,又号白庵。贞孝先生是门生给他的私谥。虞鈖生于明末,明亡之后,“荷锄自给,不入城市,学以朱子为宗,明经修行,耆年益笃”。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王氏相依为命,事母至孝。相传,一次其母久病未愈,他割臂煮肉奉母,母病遂愈。他生平爱酒,虞母临终前告诫:“吾茹素四十年,慎毋以曩事相累。”其母去世后,虞鈖不再饮酒吃肉,并在母亲墓旁守孝3年,他早出授课,无论天气如何,夜晚必回。有一次,天降大雪,他失足掉入水塘,命将不保之时,被一持灯人救起。乡亲听闻皆惊叹,认为是虞鈖孝感动天,神才会派附近的守坟人去救他。

造桥修路留善举

    造桥修路是民间公认的大善之举。在大运河上,许多桥的修筑都体现了这种文化,如北新桥、江涨桥和会安桥等。

    北新桥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由僧人舜钦募建,时名“永安桥”。多年后,此桥失修将塌。南宋冯楫《北关中兴永安桥记》载:“积有岁年,日就隳损,经由不敢俯视,虑其覆坠,人人寒心。镇民耆艾陈德诚数往观焉,遂萌济众念。一日,斋沐祷诸天,愿同兴修。与同侪余庆、施宗宥等命僧梵海结约募缘,共成其事,见闻皆助之。”重修后的桥取名中兴永安桥(后又改名北新桥),更加坚厚雄壮,观者称赞不已。时人还用修桥余料在桥东建了一个二层小阁,一楼接待云游僧道,二楼供奉佛像。

    除了舜钦、梵海,历史上还有许多僧人曾参加过大运河的造桥活动,明代僧人觉微就是其中一位。

 
京杭大运河、余杭塘河、小河三水交汇 张闻涛 摄

    觉微,生卒年不详,但从其修桥事迹可知,应是明代宣德至正统年间(1426-1449)在世。江涨桥,宣德年间(1426-1435)重建;会安桥,正统(1436-1449)初年重建,历史上曾叫“互安桥”“惠安桥”。除江涨桥、会安桥外,大运河上还有两座桥也是由他重建:一是通市桥,重建时间为宣德年间,或许与江涨桥同时重建亦未可知;二是余杭博陆镇上的通清桥,明代以前叫跨塘桥。

    从会安桥到和睦桥,短短的一段小河,却集中了三孔石拱桥(会安桥)、单孔石拱桥(和睦桥)、梁式公路桥(康家桥、小河洋桥)、双曲拱公路桥(长征桥)。彼时人们的善举,架设起了传统的江南水乡生活。

    杭州大运河上最能凸显善举的路,当属小河驿地区运河东岸曾被颂为“三善”之路的荆街。荆街之名,源于修筑者、明代北新关主事荆之琦。明代家住荆街边的陆玄锡撰有《北关修筑荆街碑记》云,“荆公鸣玉润之……慈祥侃直,风流倜傥,有苏眉山(苏东坡)、白香山(白居易)之韵,余心向往之……公之此举有三善焉:不私其有,廉也;与民共由,公也;崇真黜幻,智也”。明人奚自孔亦写有一首《荆街歌》:“苏公堤,邺侯井。花自开,水自冷。我刈我获泥且泞,使君之劬不可Letou。堤名苏,井名邺。花有枯,水有咽。荆山玉石咸无缺,使君之功不可灭。”明万历年间杭州人、曾任江西布政司参议的黄汝亨撰有《南户部郎司北新关璞岩荆公德政碑记》,其中言荆街:“持是以光辅三五之业,平人心以平世路,如平治斯途也……而终始善缘弘济商民者,则使君之泽,且与天壤俱无敝矣。”

    一条路,为何能获得这么多人的赞颂?因为此乃一条立足于民生之路,既利于艰辛谋生的商人,又方便周遭百姓。在荆之琦重新修建此路之前,这条路早就存在,只是无人修缮,雨天泥泞不堪,晴天颠簸难行。明代北新关官员的任期都不长,在任上就像住旅馆,即使关衙的房屋有问题也不改善,何况是道路。荆之琦却与前任不同,他不但主持修路,还自掏腰包,所耗2300多两银子,未花一分公家钱、百姓财。新路落成,“廓然周行,坦然磐石”。有前任作比,荆之琦的无私奉献与慷慨之举一目了然,同时代的士绅将他与苏东坡、白居易并举,将荆街与苏堤、邺侯井并论,便不难理解了。

    义埋也是一大善举。据清光绪《湖墅小志》卷三载:“秉祥巷有普同塔三座,里中好义者捐资公建,一掩男骸,一掩女骸,一掩婴骸,免于暴露多矣。相传历有年所,不知创建于何人。兵燹后复修,诚善举也。”普同塔,原是一种佛教建筑,用以供奉僧人圆寂后的骨灰、舍利。但在小河驿,这普同塔是当地的好义者为了安放无人认领或早夭的尸骸而建。中国历史上许多地方都有掩埋贫无以葬者、毙于道路者或无主尸的公益机构,如义冢或漏泽园。但该塔因为与佛教的关系,多了份慈悲普度的朴素愿望。只是,秉祥巷的普同塔如今早已没了踪影。   

    原载于《中国报》2021年7月9日 总第370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